春节文化盛宴五彩斑斓******
兔年春节前后,国内电视台和网络平台等制作、播出了数十台春节联欢晚会和特别节目,精彩纷呈,热闹欢腾,吸引了海内外众多观众的目光。
凸显团圆和温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说,这些晚会在策划之初,就希望以浓浓年味凸显团圆的意义,厚植家国情怀,以关怀民生的内容和凝聚丰富意蕴的视听手段抚慰大众心灵,提振时代精神。
1月22日大年初一当晚,约有10台省级春节联欢晚会齐贺新春,湖南卫视等播出的《四海同春2023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以下简称“湖南华人春晚”)独树一帜。总导演邹志勇、刘樱表示,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人们特别渴望相见、团圆,所以这台晚会确定了团圆、欢快的整体基调。晚会邀请多位海外华侨华人同胞来到现场,有在法国围棋队长期任教的教练,有创立东非第一家电商平台的海外创业者,还有发展华文教育的泰国华文教师公会负责人。几位海外建设者代表也回国参加晚会,他们是建设卡塔尔世界杯场馆的工程师、巴基斯坦杂交水稻订单项目主管和“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匈塞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等。
《2023川渝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川渝春晚”)重在呈现川渝两地血脉同源、文化同心特质,展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诠释“川渝一家亲,欢乐幸福年”的春节氛围。
兔年春节前后,河南卫视10台晚会闹新春,其中《欢乐春节 和合共生音乐会》《中国杂技大联欢》和《“卯”足劲头弄春潮——2023河南春节晚会》(以下简称“河南春晚”)更吸引眼球。尤其是河南春晚,以10余个节目打造了一场台上台下大联欢。总导演陈雷说,这台充满欢声笑语的晚会让观众享受简单直接的快乐,体会细腻丰富的情感。
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从美食到美景,从民歌到民俗,从传统非遗到新国潮,这些晚会将各地的地域人文符号囊括其中,并以此延伸,与城乡百姓生活同频共振,各具特色。
《2023辽宁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辽视春晚”)发挥喜剧特色,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坚持供给“快乐”,聚焦百姓“幸福梦”,充满欢乐与温暖,展现东北人民热情、豪迈、幽默、淳朴的精神气质。
当红相声演员、相声界前辈、新晋喜剧人、知名歌手等齐聚《2023天津卫视相声春晚》,通过相声、小品、素描喜剧等多种形式的混搭,展现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观众送上一场欢乐盛宴。
此外,川渝春晚在演播室打造了生机腾腾的小吃街、沉浸式茶馆,以川剧戏歌、散打评书传递川渝人民的真诚和热情;东南卫视《山海福地·福气来——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以下简称“东南春晚”)引入影视叙事手法,聚焦福建的生活之美和文化之兴;《2023遇兔呈祥大湾区——广东卫视春节晚会》(以下简称“广东春晚”)演绎了优美动听的粤剧和最近在网络上火爆一时的“英歌舞”,备受关注。
“炫”出传统文化与时尚味道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和最具文化内涵的节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和纽带的节目,更易引发观众情感共鸣。这些晚会致力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时尚表达,展现年轻化的地域印象。
湖南华人春晚上,琵琶演奏家方锦龙、二胡演奏家金玥联袂湖南卫视虚拟数字主持人小漾,共同带来一首既传统又时尚的《市集》;川渝春晚将《康定情歌》《赛马》搬进“川渝茶馆”,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合奏出巴蜀韵和“国际范儿”;河南春晚以改编自热剧《梦华录》的《新东京梦华录》,上演“相声+歌舞”的“宋朝奇遇记”。
晚会上,一些戏曲节目的编排令人耳目一新:《2023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大戏看北京之梦中人》把戏曲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充满故事性;河南春晚的《一曲六百年》以情景化演绎方式,重现戏曲艺术从明代以来的发展历程,回归京剧、昆曲、豫剧的演出舞台;湖南华人春晚的《最忆梨花开》邀请梅尚程荀四大名旦传人表演戏曲名段,并在荧屏首次聚集4位京剧大师的戏装、画作等进行展现,戏迷们拍手叫好。
中华文化的丰厚内蕴还成就了多个优秀舞蹈节目:辽视春晚的乐舞《散乐图》取材于辽代壁画,生动再现了辽沈大地的灿烂文化和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深厚积淀;湖南华人春晚上,4位青年舞者表演的《迦陵频伽》让敦煌壁画中人首鸟身、步步生莲的妙音鸟“活”了起来;广东春晚的《锦鲤戏莲》结合水上杂技和水中舞蹈,张扬了意象隽永之美、形式新颖之美和文化自信之美。
国风说唱也佳作频出。宝石老舅的《山河图》船政版,热情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制造东南春晚高燃惊喜;GAI(周延)以国风说唱演绎川江号子,体现巴蜀文化魅力;歌手拉丹珠、陈香水等的《说唱看湖南》带观众感受了拥有厚重古色、炽热红色、盎然绿色、亮丽夜色的“四色”新湖南。
海外传播出新出彩
这些晚会大部分在电视台和互联网平台进行了直播,让海内外华侨华人寄托对故土和亲人的情感,也进一步扩大中国春节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河南春晚总导演之一、执行策划之一徐娜介绍,河南春晚在中国日报客户端等5个平台累计浏览量破500万次,收看群体重点覆盖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
辽视春晚邀请世界太极拳冠军杨德战和他的团队站在大鼓上表演太极,被新华社脸书和推特报道后,引发外国网友的“围观”和点赞。一位美国网友留言评论道:“中国从未停止培养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也从未停止过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他们一直尽可能地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邹志勇、刘樱说,今年湖南华人春晚在海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给他们带来意外之喜的,是晚会上播放的短片《我在海外过春节》。短片邀请很多海外博主记录他们如何花样过春节,其中有留学生在法国用民族乐器演奏新春音乐,有百岁老人在澳大利亚和“华三代”孙女一起写书法,有美国华人家庭做一桌天南地北风味的年夜饭招待五湖四海的朋友等。他们参与湖南华人春晚后很兴奋,通过自己的媒体平台再次传播这台晚会,真正做到了大小屏联动。
冷凇认为,春节联欢晚会和特别节目弘扬了中华文化,凝聚了华人情感,促进了文明互鉴。将至已至,未来已来。观众们享受完这一场场文艺盛宴之后,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再次开启奔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本报记者 苗 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2月03日 第07版)
护航春运路的“蜘蛛侠”******
(新春走基层)护航春运路的“蜘蛛侠”
中新网广州1月10日电题:护航春运路的“蜘蛛侠”
作者 郭军 陆省省
春运归途,思乡心切,一趟趟列车载着团圆的渴望抵达终点。在繁忙的京广铁路大动脉上,有这样一群铁路人,他们既是“山大王”也是“蜘蛛侠”,日常工作就是巡山巡河,攀岩爬山。
1月10日8时许,广铁集团广州工务段源潭路基车间连江口路基检查工区工长苏李力,带领3名职工前往鸡咀山进行岩石裂隙检查及碎石处理,防止落石砸到车窗,影响安全。记者跟随他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车,来到了检查地点。
苏李力所在的工区,是个仅有10名职工的小班组,却承担了车间管内120公里的巡山巡河任务和路基设备检查工作,管辖着89个山头,是名副其实的“山大王”。
鸡咀山大概30米高,靠近线路那边就像被刀切过一样,与线路垂直。检查人员在接近山顶时,要走过大约5米长的“悬空”地段,由于岩体凹陷,钢丝网覆盖后,形成“真空”,有种高空走钢丝的感觉。
作业人员在绑好安全绳后,他们沿着超过70度的斜坡缓缓向上走,刚开始还有宽约50公分的台阶,大概5米左右,山体已被主动网(粗约1公分的钢丝结成的网)包裹,需要用两根挂钩勾住钢丝,缓慢交替爬行,就像攀岩的“蜘蛛侠”。工长苏李力一边攀爬,一边查看山体岩石情况。
“我们还要检查一下那些地锚,看地锚是否稳固。雨水冲刷可会造成这些裂隙,裂隙有可能会造成这些地锚的松动,如果松动的话,我要及时处理加固了。”苏李力说道。
记者跟随作业人员爬到了山顶,山虽然不高,但还是攀爬的比较艰难。作业人员一边爬,一边要察看岩体状况,有没有裂隙碎石。爬上山顶,工长苏李力发现了一处碎石较多的地方,指挥大家小心处理碎石。
苏李力告诉记者,“因为石头是石灰岩,比较松软,雨水一冲刷就会造成这些碎石,碎石如果风化脱落以后打到车窗,可能会引发事故。春运期间,我们也会加强检查和处理的频次,保证列车运行平稳。”
源潭路基车间技术员李坚也在一旁说道:“这个岩体很多地方都有开裂,我们目前的工程措施是采用这个主动网对山体进行包拢,平常检查中,发现有脱离母岩倾向的岩体,也会及时进行砂浆危岩加固。”
作业人员花了将近两个多小时,一步步地仔细检查了岩体情况,对斜坡上疯涨的灌木进行清砍。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这段路,上下山都难。工长苏李力虽然爬过了不知多少遍,但每次都爬的小心翼翼。春运来了,为了保障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安全,他们增加了巡查频次,也增加了更多防护措施。(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三分快三地图 |